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今天在京发布《新能源汽车蓝皮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6)》。蓝皮书显示,截至2015年底,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49.7万辆,基本完成50万辆的规划目标,成为全球保有量最大的国家。预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达145万辆,其中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80万辆。
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发展预测
一是补贴收紧。“十三五”期间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财政支持政策将提高技术门槛,由“普惠”转向“奖优扶强”。部分车型补贴退坡加剧,地方补贴政策将随着国家补贴政策相应退坡,同时依旧实施地方购置补贴政策的区域较2013~2015年可能将有所减少,逐步将由支持购买转向支持使用。
二是监管加严。为减少国家财政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引导产业健康长久地发展,下一步将健全优化有关政策。未来在企业及产品准入方面可能将更加严格,新能源汽车监控系统建设等监管措施也将逐步实施。
三是充电突破。根据对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调查情况,目前新能源汽车车主大多在工作场所或居住地为车充电,但充电桩“进小区”问题在实际实施中仍存在很多阻力。国家将制定较为详细的政策措施(如居民充电桩安装指南等)来推动落实住宅小区及其他社会停车场等建设充电设施的要求,突破“进小区”难题。
四是研发加大。为促进新能源汽车实现技术突破,尤其是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突破,预计将继续出台其他鼓励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的政策(如动力电池升级工程),以奖代补推动技术进步。
五是车企增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送审稿)》明确将对重点汽车生产企业实行基于新能源汽车生产责任的排放配额管理,相关部委也在积极研究与油耗结合管理的可行性。这表明燃油汽车反补新能源汽车的方向越发明朗,是与油耗结合管理还是基于碳交易体系实施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等具体的实施思路也将进一步明确。
六是交通特权。在公安部对新能源汽车特殊号牌式样征求意见结束后,特殊号牌的启用将为新能源汽车免限行、停车优惠、ETC(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电子收费)优惠等差异化交通管理措施提供实施基础。预计2016年下半年,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差异化交通管理措施将在试点区域陆续实施。(来源:新民晚报)